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原穴阻抗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利华1,韦良玉1,钟 旋2,农泽宁3,庞 勇1     
作者单位:(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铁中心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7;3.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表经络原穴导电量值,从中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经络变化规律与脏腑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穴位诊断治疗仪,检测分析40例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原穴阻抗变化,并且进行针灸与药物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同时对比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针灸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太白、太冲、太溪、冲阳、京骨5个原穴导电量穴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药物组患者治疗前后太白、太冲、太溪、冲阳4个原穴导电量穴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针灸组与药物治疗前后原穴导电量的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经络气血变化与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以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同时疗后对针灸与药物治疗组进行症状分级评定,两组显著进步以上例数分别为针灸组20例(100%)、药物组13例(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原穴阻抗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表现出和中医传统理论的高度一致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脏腑功能状态、疗效的观察评价,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原穴阻抗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是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不足、引起以骨量减少和骨的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质疏松,以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呼吸系统障碍及绝经后发病为主要表现。中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这一明确名称,但根据其临床所表现出来的全身或腰背疼痛、腰膝酸软、身高缩短、易发骨折和脊柱畸形、侧弯或驼背等症状,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1]范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脏腑功能衰退密切相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道:“七七,天癸竭……故形坏而无子也……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身体重,行步不正”。而在十二经特定穴中,原穴是脏腑之气经过留止的部位,能反应脏腑功能的变化:“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难经·六十六难》又曰:“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故我们对原穴导电量进行观察,以了解骨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脏气盛衰与原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在本病中十二原穴阻抗变化与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给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据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灸治疗组和药物组。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66岁。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确诊,骨密度低于正常者2S。
       1.2 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低于均数两个标准差(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针灸组患者侧卧位,按上述取穴方法取双侧大杼、肝俞、肾俞等三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三阴交等四穴左右交替使用。针刺以提插捻转补法为主,在得气的基础上以紧按慢提、小角度捻转后留针,继在大杼穴、肾俞穴、足三里穴、悬钟穴的针柄上各套置一长约1 cm艾条温针灸,从下端点燃进行温灸,每次灸两段;肝俞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单用针法;关元穴仅用温和灸30 min。隔日1次,30 min/次,治疗45次。药物组服用维丁钙片(每片含钙0.15 g,含维生素D2 500 IU,广西南宁康诺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号:H45021239,生产批号:070301),每次4片,3次/d,连续服用3个月。
       2.2 观察指标
       2.2.1 原穴阻抗测试方法十二经原穴导电量检测方法:仪器采用石家庄市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HD-EDT型穴位诊断治疗仪。采用交流信号,输出电压5伏,正弦波型,频率2赫兹,测试笔即探测电极(直径2 mm的干电极),无关电极为直径1.5 cm左右的手握棒,测试压力为60~70 g,测试时间10 s,测试穴位测试前用75%酒精脱脂,室温22~25℃,相对湿度60%~85%。让患者测试前安静休息5 min,取仰卧位,肌肉放松,皮肤表面湿润度适中,在测定过程中保持安定。之后,让患者手握棒,术者用测试笔垂直放置原穴位范围内探测,测量顺序先外侧后内侧,先左侧后右侧,先上肢后下肢,从大指(趾)至小指(趾)方向测试,每个原穴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将其填表记录。
       2.2.2 一般症状评定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量表评定,将腰背疼痛、腰膝痠软、下肢疼痛、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目眩六大症状分为轻、中、重即Ⅰ、Ⅱ、Ⅲ级,正常者是上述症候消失,症候消失为临床控制、症状分级评定为轻、中、重的疗效分别为显效进步、进步、无效。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十二经原穴测量结果见表1~2。治疗后,针灸组太白、太冲、太溪、冲阳,京骨原穴导电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组太白、太冲、太溪、冲阳原穴导电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治疗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气血有明显的改变。其中针灸组太白、太冲、太溪、冲阳治疗前后原穴导电量差值与药物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针灸组肝、脾、胃、肾脏腑经络气血变化较药物组明显,原穴导电量差值的变化可以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后脏腑功能改善评价手段。表1 两组治疗前后手六经原穴导电量比较表2 两组治疗前后足六经原穴导电量比较
       3.2 针灸组与药物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比较见表3。表3 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绝经后,天癸绝,肝血虚,阳明之气渐衰,运化不足必然引起营养匮乏,不能荣养筋骨,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多以“肾肝脾亏虚”为本,脏气虚衰、气血失和、气滞血瘀,导致骨骼失养,脆性增加,而发为本病。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疗效,通过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3],影响骨代谢,提高骨密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针灸是通过刺激体表经穴而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治疗疾病。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发现,与患病脏腑相关穴位电阻表现为低阻抗(与生理状态或未病脏腑经穴比较)[4]。经络学说认为,原穴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早有记载:“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所以从原穴测得的导电量在反应疾病方面最有意义[5]。有研究者[6]观察了45例急性运动性外踝关节损伤患者的原穴的导电量异常与经络“所生病”有密切关系,有学者[7]研究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膀胱经和肾经原穴伏安特性曲线异常率高于其他正经,针刺后两经的改善率也同样高于其他正经,提示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原穴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指导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现代研究发现,同一经各腧穴的导电量差异很大,但其平均值与该经原穴穴位接近,而且原穴导电量也较稳定,故原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敏感性较高,可基本反应本经的情况[8]。故十二经原穴能较好反映经络脏腑的虚实盛衰、气血平衡状况。
       从本研究的检测结果分析,治疗前针灸组与药物组十二经原穴导电量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脾经原穴太白、肝经原穴太冲、肾经原穴太溪、胃经原穴冲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的原穴导电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说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以肝、脾、胃、肾脏腑功能失调为主,随着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患病脏腑密切相关原穴电阻回升,导电量下降,反应病理状态得到改善,故原穴的敏感性下降。针灸组与药物组治疗前后原穴导电量差值的比较差异显著性意义,提示针灸组原穴导电量下降的幅度较大,与原穴相关的脏腑功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并且针灸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的改善较药物组明显。提示治疗前后原穴导电量差值的变化,可以做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本研究针灸治疗取穴虽无脾经原穴太白、肝经原穴太冲、肾经原穴太溪、胃经原穴冲阳、膀胱经原穴京骨,但是这5个穴位的导电量有了明显改善,这说明原穴的皮肤电特性和疾病所属脏腑经络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所属脏腑气血的功能状况。通过针灸和药物治疗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阻抗有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原穴导电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表现出和中医传统理论的高度一致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疗效的观察评价,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 华,冯新送,庄 洪,等.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研究[J].中医正骨,2001,13(3):5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
       
       [3] 陈丽仪,郭元琦,凌 楠.温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及疗效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11):744.
       
       [4] 祝总骧,郝金凯.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199.
       
       [5] 刘豫淑,陈友梅,刘又香,等.五腧穴电阻值在十二时辰中变化的研究[J].中国针灸,1997,17(7):401.
       
       [6] 张剑飞,邓柏颖,粟胜勇.45例急性运动性外踝关节损伤患者经络状态浅析[J].针刺研究,2007,32(1):63.
       
       [7] 丁 宇,石 现,杨 卓,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原穴的伏安特性曲线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484.
       
       [8] 汤德安.实验针灸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