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不同产地白英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林江,雷倩,马双良,汪晓敏,徐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52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白英多糖的含量,为白英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水提醇沉法从白英中提取得到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3个产地白英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白英多糖含量分别为:安徽1.66%,浙江1.84%,江苏1.62%。结论苯酚-硫酸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合测定白英中多糖含量,不同产地白英多糖的含量差异不大,为白英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白英; 多糖; 苯酚-硫酸法
       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系茄科植物,全草作为传统中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本经》记载,多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性味苦、辛、微寒。常与他药伍用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此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性肝炎、胆囊炎、水肿等。白英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白英中含有黄酮类、多酚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倍半萜类、甾醇类、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合物[1]。
       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随着对多糖结构的逐步深入了解,多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多糖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糖及降血脂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2,3]。白英中的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4,5],不仅可以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具有调节免疫功能,还可以抗感染、抗辐射、抗凝血、降血糖、预防和治疗肿瘤等。植物多糖的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药材免疫作用的强弱。白英多糖是其主要成分之一[6,7],但目前有关白英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不同产地白英多糖的含量比较也未见报道。本实验利用水提醇沉法从白英中提取得到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8,9]显色测定了3个不同产地白英中多糖的含量,为选取优良药用白英产地提供依据,为白英质量评价做出补充,也为其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1  药材、试剂与仪器
       1.1  药材安徽产白英购于北京同仁堂,浙江和江苏产地的白英购于郑州市医药公司。经鉴定均为茄属植物白英。
       1.2  试剂无水葡萄糖(对照品)天津化学试剂三厂生产,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asco V-550型,V-550工作站(日本岛津科技公司),石英吸收池;RE-52-99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Z-D 循环水式真空泵(郑州市上街区长虹仪器仪表厂),DGB/20-002台式干燥箱(重庆试验设备厂),电子天平FA1004A(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白英中多糖的提取精确称取安徽白英药材粉末(过60目筛)5.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以石油醚回流除去脂类,药渣挥去溶剂后,用80%的乙醇提取以除去单糖、低聚糖等干扰成分,最后用水提取多糖。提取液在50℃经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左右,浓缩液中加入3~5倍量的95%的乙醇,静置,抽滤,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多次,60℃烘干至恒重,得白英多糖。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安徽白英药材粉末3.0 g,置圆底烧瓶中,石油醚回流脱脂,药渣挥去溶剂后,加80%乙醇100 ml,回流提取,趁热过滤,残渣用80%热乙醇洗涤3次,10 ml/次。残渣挥干乙醇,加蒸馏水60 ml,沸水浸提,趁热过滤,残渣用热水洗涤3次,10 ml/次。洗液并入滤液中,放冷后,移置100ml的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精确量取上述溶液1 ml于10 ml容量瓶中,按“2.3.3”方法显色,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1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10 mg,蒸馏水溶解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配成浓度0.1 mg/ml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备用。
       2.3.2  6%苯酚溶液的制备称取苯酚100 g,加铝片0.1 g和碳酸氢钠0.05 g,蒸馏收集182℃馏分。称取 6.67 g 馏分水溶解后,置于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2.3.3  测定波长的选择精密移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6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水补足2 ml,加入苯酚溶液1.4 ml,并迅速加入6.0 ml浓硫酸,摇匀后,放置5 min ,置沸水浴中加热15 min ,取出冷水浴10 min并稀释至刻度;另取2 ml蒸馏水,加苯酚与浓硫酸同上步骤作为参比,从370~520 nm每隔5 nm测定1次吸光度,以吸光度的最大值选择测定波长为490 nm。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移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50,0.70,0.90,1.10,1.30,1.50,1.70 ml ,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水补足2 ml,用“2.3.3”方法显色后,于490 nm处测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溶液浓度 C(mg/ml )进行回归分析,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A=54.553 6C-0.072 7  r=0.999 2
       
       说明本方法在0.005~0.01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  精密度实验取“2.3.4”中浓度为0.009 mg/ml的对照品溶液,依“2.3.3”所述方法重复测定6次,吸光度分别为0.414,0.407,0.413,0.409,0.411,0.415,RSD为0.64%。
       2.5  换算因子的测定精确称取60℃干燥至恒重的白英多糖15mg ,置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3 ml,用“2.3.3”所述方法显色后,测定吸光度,从回归方程中求得多糖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计算换算因子f。f =W/(C×D),式中W为多糖质量(mg) ,C为多糖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mg/ml) ,D为多糖稀释因素,测得f=4.5。
       2.6  稳定性实验取“2.2”供试品溶液显色后,每隔1h测一次,连续6次,吸光度分别为0.544,0.532,0.537,0.536,0.541,0.531,RSD为0.83%。结果表明样品在1~6 h内显色稳定,在6 h内可以进行测定。
       2.7  重复性实验精密称取安徽产白英3.0g,依“2.2”步骤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用“2.3.3”所述方法测定吸光度分别为0.547,0.525,0.531,0.536,0.519,0.534,RSD为1.59%,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8  加标回收率测定精确称取安徽白英5份,每份1.5g,分别加入无水葡萄糖9mg,用“2.2”所述方法制备溶液,测定吸光度分别为0.711,0.721,0.694,0.705,0.683,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6.5%,RSD为3.12%。
       2.9  多糖含量的测定按“2.2”步骤对安徽产白英进行处理,平行制备6份溶液,用“2.3.3”所述方法测定吸光度,利用回归方程求得供试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按下式计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
       
       多糖含量(%) = (C ×D ×f)/ W×100%
       式中C为供试液中葡萄糖浓度(mg/ml) ,D为供试液的稀释因素,f为换算因子,W为供试品质量(mg)。结果见表1。
       2.10  3个产地含量比较同法分别测定浙江与江苏产地的白英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见表1。表1  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3.1  显色剂的选择文献中有选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植物中多糖的含量,但是蒽酮-硫酸法易受蛋白质的干扰,因此在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一些中草药中多糖的含量前需除蛋白,以纯化多糖,此法容易造成多糖损失,且实验表明该法用于测定白英中多糖含量时数据重复性不好。而苯酚-硫酸法受蛋白质干扰较小,操作比蒽酮-硫酸法简单,故本实验选用苯酚-硫酸作为显色剂。
       3.2  结果分析在多糖的含量测定中,尤其当多糖组成复杂时,因较难得到相应多糖对照品,多采用葡萄糖代替对照品,测定样品中多糖的相对含量。文中以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单糖,通过单糖和多糖的换算因子计算药材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良好,且无需多糖纯品和贵重仪器,适合对白英多糖含量进行测定。
       
       从测定结果看出,3个主产地的中草药白英中多糖含量相差不大,测量结果对白英质量监控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 顺,王林江,刘宏民.白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 (4):523.
       
       [2]陈小燕,高泽立.多糖的研究进展——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5):540.
       
       [3]吴晓忠,罗素琴,刘乐乐,等.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21(1):81.
       
       [4]吴亚林,黄静,潘远江.白毛藤多糖的分离和生物免疫活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1(3):319.
       
       [5]杨惠麟,孙志良,丁 榕,等.白毛藤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抑菌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4:24.
       
       [6]Wu Yalin, Pan Yuanjiang, Sun Cuirong.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a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Solanum lyratum Thunb[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05,36:241.
       
       [7]毛建山,吴亚林,黄 静,等.白毛藤多糖的分离、纯化和鉴定[J]. 中草药,2005,36(5):654.
       
       [8]杨惠麟,孙志良,匡光伟,等.白毛藤多糖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6:31.
       
       [9]张彩莹,张 良,惠丰立,等.山茱萸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31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