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生脉方对心衰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影响
作者:郭秋红,李昌,周桦,张一昕,赵淑明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葶苈生脉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和醛固酮(ALD)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CH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葶苈生脉方高剂量组、葶苈生脉方低剂量组、阳性药心宝丸对照组。测定大鼠血浆AngⅡ、ALD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AngⅡ和ALD含量明显升高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AngⅡ和ALD含量 (P<0.01)。结论葶苈生脉方通过调节CHF大鼠AngⅡ和ALD的分泌和释放以达到抗CHF的作用。
【关键词】 葶苈生脉方;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葶苈生脉方系课题组经过多年临床筛选出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方,既往药效学研究已证实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1],但其治疗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为主导的神经内分泌激活是CHF发病的关键机制。AngⅡ和ALD水平可作为心衰严重程度以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2],但有关中药对CHF时AngⅡ和ALD水平变化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葶苈生脉方对CHF大鼠血浆AngⅡ和ALD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HF的部分作用机理。
1 材料
1.1 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清洁级,6周龄,体质量160~180 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708056。
1.2 药物与试剂葶苈生脉方由红参、生黄芪、丹参、麦冬、葶苈子、益母草、五味子、红花、赤芍等药物组成,由河北医科大学中药制剂室制备,实验时分别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水煎液。心宝丸:汕头市麒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60731),20丸/盒,60 mg/丸,实验时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水溶液。
AngⅡ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批号:20071228),ALD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批号:20071228),均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
2 方法
2.1 造模方法参考Anversea方法[3],在双肾动脉上方0.5 cm处分离腹主动脉,沿腹主动脉平行放置一直径为0.7 mm的医用针头,用丝线绕腹主动脉和针头一起结扎,随后抽出针头,造成腹主动脉狭窄。
2.2 实验分组与给药60只大鼠自由饮水进食,饲养于18~22℃明暗各12 h的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手术时只分离腹主动脉不造成动脉狭窄,手术4周后,灌服蒸馏水;②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造模4周后,灌服蒸馏水;③葶苈生脉方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造模4周后,灌服葶苈生脉方每日用药剂量为15 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10倍);④葶苈生脉方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造模4周后,灌服葶苈生脉方每日用药剂量为3 0 g/kg (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⑤阳性药心宝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日用药剂量为0.24 g/kg (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各组1次/d灌胃,每次用药体积均按1 ml/100 g计算,连续8周。
2.3 大鼠血浆AngⅡ、ALD含量的测定实验12周末,于最后一次给药禁食12 h后,用20 %乌拉坦(1 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股动脉取血3 ml/只,分别置于肝素、EDTA抗凝试管中,4℃,2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密封,-20℃冷藏待检。AngⅡ、ALD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检测。
2.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
3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AngⅡ、ALD含量明显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AngⅡ、ALD含量(P<0.01);其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浆AngⅡ、ALD的含量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心宝丸组(P<0.01),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各组大鼠血浆AngⅡ、ALD含量变化(略)
4 讨论
CHF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咳喘、水肿、胸痹、积聚、虚劳”等病证的范畴。课题组通过对CHF患者临床证候学的研究发现,阳气亏虚、血淤水停为其主要病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其有效治法,精心筛选了相应药物组成葶苈生脉方,经临床运用,疗效满意。方中红参补益心气;黄芪益气利水;丹参、红花、赤芍活血祛淤;葶苈子泻肺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水;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化淤不伤血,利水不伤阴,补气而无温燥之弊,为标本兼治之良方。
1992年Packer提出解释心力衰竭进展的神经内分泌假说,有关其病理生理的观点认为主要有两大因素,即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交感神经系统(SNS)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4]。AngⅡ是RAAS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在体内参与多种重要功能,CHF时其水平升高已被广泛认同。AngⅡ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能够维持血压和重要脏器的血供,增加回心血量,使心排血量增加。但持久、过度的AngⅡ升高,会促进CHF向不良方向发展[5]。在细胞水平,AngⅡ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和组织肥厚,促进心肌间质纤维化[6]。在器官组织水平,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阻力增加,心室前后负荷增加,心肌肥厚及心室重构。此外,AngⅡ促进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ALD,血浆中ALD浓度升高,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扩张,前负荷增加,造成肺及体循环淤血。高ALD血症可减少交感神经末梢对NE的再摄取,增强NE活性,引发心律失常与冠脉痉挛,在心室重构,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胶原沉积中也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人心肌细胞有ALD受体,ALD通过其受体可使心肌细胞坏死[7],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表明,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的CHF大鼠模型血浆AngⅡ和ALD的含量增加,说明AngⅡ和ALD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可降低大鼠血浆AngⅡ和ALD的含量,表明各用药组能抑制AngⅡ和ALD的过度分泌和释放,以达到扩张外周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前后负荷,改善心脏缩舒功能的作用,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但其深入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郭秋红,赵淑明,张一昕,等.葶苈生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4(2):5.
[2]杨爱民,张彦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J].中原医刊, 2005,32(11):1.
[3]Anversea P,Hagopian M,Alder V.Quantitative radioaut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experimental cardiac hypertrophy[J].Lab Invest,1973,29(3):282.
[4]陈良华,刘同宝.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模式[J].山东医药,2005,45(13):67.
[5]丽严,祝善俊.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4(2):81.
[6]闫晗.AngⅡPKC和AT1受体的mRNA表达在大鼠慢性心衰中的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5,23(6):1011.
[7]戴闺柱.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心力衰竭[J].中国医药导刊,20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