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江浙闽台地区远志类药用植物资源整理及鉴定
作者:刘贤铭, 王铁僧, 姚 淦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江浙
        关键词:江浙闽台地区远志类药用植物;  分布;  功效;  鉴定
        远志类药用植物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作用。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历代诸家本草均有记载。近年来,在临床和民间应用又有了新的发现,如远志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瓜子金泡酒服用治疗骨髓炎、小花远志治疗麻风神经反应、黄花倒水莲用于补益祛湿,都收到不同程度较好的疗效。有关这一类植物的生理活性,多为皂苷、黄酮及生物碱等成分。为了查清资源,寻找新的药源,进一步扩大利用,本文对江、浙、闽、台地区可作为药用的远志类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
           1  资料与方法
        查阅有关远志的文献资料,对江、浙、闽、台地区远志类药用植物,按其种类、分布、形态特征等[1~6]进行整理、鉴定。
        2  结果
        2.1  远志类药用植物种类江、浙、闽、台地区远志类药用植物共有6种,其分别为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西伯利亚远志P. sibrica L.,瓜子金P. japonica Houtt.,华南远志P. glomerata Lour.,小花远志P. arvensis Willd.,黄花倒水莲P. fallax Hemsl.
        2.2  远志类药用植物的分布及其功效
        2.2.1  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青小草,产江苏,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等地,药用其根及根皮,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的功效。
        2.2.2  西伯利亚远志P. sibrica L.又名卵叶远志,产江苏,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等地,药用其根,有滋阴、清热、祛痰、解毒的功效。
        2.2.3  瓜子金P. japonica  Houtt.又名产后草、小英雄,产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等地,药用其根及全草,有镇咳、活血、散瘀、安神的功效。
        2.2.4  华南远志P.  glomerata  Lour.又名大叶金不换,产福建,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药用全草,有清热、解毒、消积、祛痰、止咳、活血化瘀的功效。
        2.2.5  小花远志P. arvensis Willd.又名小金牛草,产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地,药用全草,有镇咳、散瘀、止痛的功效。
        2.2.6  黄花倒水莲P. fallax Hemsl.又名大远志,产福建,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省区,药用其根及全草,有舒筋活络、除湿止痛的功效。
        2.3  远志类药用植物形态及其鉴别6种远志类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见表1。
           3  讨论
        江、浙、闽、台四个地区产远志类药用植物有6种,从本文结果中的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分布较广的是瓜子金,其次是远志及西伯利亚远志。从资源利用调查分析情况来看,远志的应用历史较为悠久,除复方辨证应用外,也单方使用,其次是西伯利亚远志、瓜子金、小花远志等。远志是国家三类保护药材,由于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年产量下降,资源有日益减少的趋势。应加强远志类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做到有计划、有目的使用。同时应加以引种栽培,以扩大药用资源。除上述药用远志类以外,尚有福建地区的香港远志Polygala honkongensis Hemsl.和台湾地区的远志P.arcuata Hayata,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药用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
        表1  6种远志类药用植物形态远志类(略)
           参考文献:
        [1]  吴征镒,周太炎.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7.
        [2]  江苏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07.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028.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418.
        [5]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 中草药学,中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64.
        [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577.
        (1.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  2.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