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卷上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清 · 魏荔彤
下载:金匮要略方论本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论二首 脉证十四条 方七首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按】黄疸病者,湿病也。《内经》有风水黄水之辨,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是疸病与风水之证,又异流同源,俱为脾土失令,而湿邪盛行之故也。是以自昔言疸,必兼风而言。盖风盛则脾衰,脾衰则湿注,挟风寒于外则为痹,挟热邪于内则成疸,一定不易之理也。仲景于是先明其脉证以别之,如寸口脉浮而缓者,何故?浮者风也,缓者痹也。痹之为义,原取乎凝聚贴伏,风之为邪,原属乎流走动荡,故脉浮者,风象也,而脉缓者,痹象也。但痹有痹于分肉者,有痹于荣卫者,有痹于躯壳之内、胸胁之间者,有痹于气分者。〔批〕辨证极细。痹于分肉者,则痛痹、周痹之类也;痹于荣卫,则中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