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六经病解
六经病解   温热暑疫
清 · 徐大椿
下载:六经病解.txt
本书全文检索:
       人伤于寒,则为病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古人指暑为热,浑而未分,不知夫暑乃天热所发,夏火行令也。得之于人,虽有动静之分,阴暑阳暑之辨,《内经》不过以六气并言,原不可与温热病同论。
       盖温虽由于冬寒,而根实种于伏火。其人阳禀有余,恣情纵欲,不避寒冷,而阳气是足御,但知身着寒,而不为寒所病。然表寒虽不得内侵,而伏阳亦不得外散,故身不知热,亦不发热。冬时收藏之令,阳不遽发,寒日化而伏火浅,则蓄热,应春气而病温。温乃少阴伏火,发于太阳,而涸水燎原也。更有风温,乃温邪召风,木火二气所化,而冬温乃身中蕴热所发,总不出壮阴发越之义。
       若寒日久而郁火甚,则蓄热,应夏气而病热。热乃燥火所化,发于阳明而烁石流金也。又有湿火,乃脾弱不能制湿,法当滋培中土,以分解为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