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又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本神篇》曰: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
痿症大都起于阳明湿热,内蕴不清,则肺受热乘而日藁,脾受湿淫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湿之候。故五六七月,每当其时也。亦有由肾水不能胜心火,上烁肺金,肺受火制,六叶皆焦,以致金燥水亏,两足痿弱,筋纵而不任地。
《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盖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又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而足痿不用也。泻南方而补北方,治痿之法,无过于此。然而天产作阳,厚味发热,病痿者,若不淡薄食味,必不能痊。
东垣取黄柏为君,黄耆等补药相佐,以痿病无寒故也。有湿热,用东垣健步丸加黄柏、黄芩、苍术。湿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