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类,包括了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和五苓散四个方剂。此四方皆以苓桂为名,皆有通阳化饮,下气利水的作用。苓桂术甘汤治心脾两虚,水气上冲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等证。苓桂枣甘汤则治心虚于上,水动于下的“脐下悸,欲作奔豚”等证。苓桂姜甘汤(即茯苓甘草汤)则治水蓄于胃的心下悸等证。五苓散则治水蓄膀胱的小便不利和消渴、水逆等证。
除以上四方证外,还论述了少阴阴虚有热的猪苓汤证,以及水在皮下,发热不解的文蛤散证。这两个方子虽与苓桂剂类有别,但对行水散结,敷布津液则有异曲同工之美。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药物组成】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