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谦斋医学文稿
第二章 临床经验   第十五节 痰饮病的治法
秦伯未
下载:谦斋医学文稿.txt
本书全文检索:
       痰与饮不同,痰浓而饮稀,痰浊而饮清,治疗上应有区别。这里所说的“痰饮病”是偏重在饮,已经成为一个病名,不能分开论治。
       痰饮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气喘,常喜高枕而卧,痰多稀薄而白,挟有泡沫,很少黏厚浓痰。它的特点是夏季平静,每发于秋令骤凉,随着冬天气候寒冷而加剧,入春温暖,自然好转,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而且因年龄增长而病情发展,成为顽固的慢性疾患。从一般咳嗽来说,同样有痰和喘的见证,但多由咳嗽引起,属于暂时的,痰饮病则由痰饮引起咳喘。平时咳嗽不繁亦痰多气短。所以痰饮病与一般咳嗽有着根本区别,不能并为一谈。
       中医书上对于痰饮病,有留饮、伏饮、流饮、悬饮、支饮、溢饮等名目。我意味着痰饮是以病因作病名,留饮、伏饮、流饮是因其停留胸膈,经常多痰,伏而不去,乘时发作和流入肠间,漉漉有声等证候而得名。实为一种。悬饮的主症为水在胁下,咳吐引痛;支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第一章 辨证论治
   第一节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观点
   第二节 浅谈辨证论治
   第三节 辨证论治
   第四节 辨证论治浅说
   第五节 十四纲要辨证
   第六节 命门的初步探讨
   第七节 谈肝胃不和
第二章 临床经验
   第八节 阴虚病之治疗律
   第九节 虚劳病
   第十节 治疗咳嗽的经验
   第十一节 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第十二节 治疗泄泻的经验
   第十三节 高血压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刍议
   第十四节 十六种退热法
   第十五节 痰饮病的治法
   第十六节 治疗肝硬化的体会
   第十七节 心绞痛诊治一得
   第十八节 外感咳嗽
   第十九节 谈谈痹证
   第二十节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体会
   第二十一节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得
   第二十二节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治疗
   第二十三节 中医肝病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二十四节 简述糖尿病的证治
第三章 治法膏方
   第二十五节 回阳法的几点体会
   第二十六节 防老方——首乌延寿丹的我见
   第二十七节 膏方通论
   第二十八节 认真总结中医疗效
   第二十九节 中医对于病员的膳食问题
第四章 读书笔记
   第三十节 关于暑证
   第三十一节 曹颖甫先生的医学思想——读书笔记之一
第五章 生平传略
   第三十二节 秦伯未
   第三十三节 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
   第三十四节 秦伯未老师谈治学
   第三十五节 一代宗师学验传世——纪念秦伯未先生诞辰100周年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