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谦斋医学文稿
第三章 治法膏方   第二十九节 中医对于病员的膳食问题
秦伯未
下载:谦斋医学文稿.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一、古代的营养认识
       一般认为,营养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病员们除药物治疗之外,营养的适当与否,具有极大影响。虽然,中医科目里没有营养一科,但在很早以前,已有医疗上管理病员的专职。公元前一千多年,周朝的医事制度,除分设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外,另设食医一门,专管调和饮食。他们的任务,无疑地相当于现在的营养师,公元前2世纪,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出现,书上指出:“谷、肉、果、菜,食尽养之。”意思是说疾病经过药物治疗,将近痊愈的阶级,不必继续再用药物,可用谷类、肉类、水果和蔬菜等食品来调养其功能,后世“医食同源”的学说,便是由此产生。至公元713年,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介绍食物的医疗价值,说明营养和治疗建筑在同一保健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食疗医学”。再到1330年,元代忽思慧以食膳大臣的地位做了部《饮膳正要》,把各方日常供应的动、植食品,分别其有益和有害部分,很细致地把普通食物分为米壳类(包括豆)、菜类(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第一章 辨证论治
   第一节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观点
   第二节 浅谈辨证论治
   第三节 辨证论治
   第四节 辨证论治浅说
   第五节 十四纲要辨证
   第六节 命门的初步探讨
   第七节 谈肝胃不和
第二章 临床经验
   第八节 阴虚病之治疗律
   第九节 虚劳病
   第十节 治疗咳嗽的经验
   第十一节 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第十二节 治疗泄泻的经验
   第十三节 高血压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刍议
   第十四节 十六种退热法
   第十五节 痰饮病的治法
   第十六节 治疗肝硬化的体会
   第十七节 心绞痛诊治一得
   第十八节 外感咳嗽
   第十九节 谈谈痹证
   第二十节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体会
   第二十一节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得
   第二十二节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治疗
   第二十三节 中医肝病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二十四节 简述糖尿病的证治
第三章 治法膏方
   第二十五节 回阳法的几点体会
   第二十六节 防老方——首乌延寿丹的我见
   第二十七节 膏方通论
   第二十八节 认真总结中医疗效
   第二十九节 中医对于病员的膳食问题
第四章 读书笔记
   第三十节 关于暑证
   第三十一节 曹颖甫先生的医学思想——读书笔记之一
第五章 生平传略
   第三十二节 秦伯未
   第三十三节 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
   第三十四节 秦伯未老师谈治学
   第三十五节 一代宗师学验传世——纪念秦伯未先生诞辰100周年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