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热病者,春夏之月,感冒风邪之病也。风乘木气,其性疏泄,卫秉金气,其气收敛,春夏中风,开其皮毛,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敛闭,营郁热发,是为热病。其营热之所以盛发者,以其冬水蛰封之日,相火失藏,升扬渫越,蕴隆于经脉之中,营热蓄积,已成素秉。而冬时不病者,寒水司令,木火未交也。一交春气,寒去温来,经阳郁发,营热渐剧,袭以风露,表闭热隆,则成温病,所谓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也。生气通天论语。发于春,则为温病,发于夏,则为暑病,因时而异名,总皆热病也。热病感春夏之风,非伤冬令之寒,故曰伤寒之类,实非伤寒也。
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