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名老中医王永炎经验集
医论医话   四、论“虚气流滞”
现代 · 王永炎
下载:名老中医王永炎经验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虚气流滞是由于元气亏虚,气血相失,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从而导致气滞、血瘀、痰凝、经络阻滞的病理过程。费伯雄首先提出“虚气”的概念,他在《医醇剩义》中说:“操烦太过,营血大亏,虚气无归,横逆胀痛。”阐明了营血亏虚,虚气不行,而致气滞胀痛的病机。《医方集解》则明确指出:“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虚则鲜有不滞者。”故《医门八法》谓:“人之气血,止能不足,不能有余,其胀满凝结,为痞块为症为瘕者,滞也。皆似实而实虚者也。”(一)虚气流滞强调气血相失虚气流滞所以言“虚气”者,强调气衰不足,难以与血相匹配,以致气血相失而血气离居。
       即《素问·调经论》所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气血相失,故为虚焉。”又曰:“血气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若气衰不足,血气离居,则可形成“有血而无气”,血无气则不行,于是阻滞而为瘀血。如《医林改错》所云:“元气既虚,必不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