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山令媳患心悸眩晕,广服补剂,初若甚效,继乃日剧,时时汗出,肢冷息微,气逆欲脱,灌以参汤,稍有把握,延逾半载,大费不赀。庄之阶舍人令延孟英诊视。脉沉弦且滑,舌绛而有黄腻之苔,口苦溲热,汛事仍行。病属痰热轇轕,误补则气机壅塞,与大剂清热涤痰药,吞当归龙荟丸,服之渐以向安。(痰热体实者,此丸颇有殊功。)仲夏即受孕,次年二月诞一子。惜其娠后停药,去疾未尽,娩后复患悸晕不眠,气短不饥,或作产后血虚治不效,仍请孟英视之。脉极滑数,曰:病根未刈也。与蠲痰清气法果应。
一老广文,俸满来省验看。患眩晕,医谓上虚,进以参、芪等药,因而不食不便,烦躁气逆。孟英诊曰:下虚之证,误补其上,气分实而不降,先当治药,然后疗病。与栀、豉、芩、桔、枳、橘、菀、贝,一剂粥进便行,嗣用滋阴熄风法而愈。
比邱尼心能,体厚蹒跚,偶患眩悸,医以为虚,久服温补,渐至发肿不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