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教材
《中医外科学》
四、外科诊法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
下载:《中医外科学》.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迥异,治法也不相同,故在辨病基础上尚需辨证。
       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辨病的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与相关疾病鉴别诊断。如局部红肿热痛是阳证疮疡的共同特征,而痈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多在6—9咖左右,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造成陷证。有头疽初起即在肿块上有粟米状脓头,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范围常超过gOn,难脓,难溃,常可合并内陷。肉瘿与石瘿均为瘿,但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是恶性肿瘤,其转归预后绝然不同,必须及早分明。所以,在外科领域中,辨病尤为重要。
       辨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一、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二、中医外科疾病命名与分类释义
   第一节 疾病命名
   第二节 分类释义
三、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简介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理
四、外科诊法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
   第二节 四诊应用
   第三节 辨阴证阳证
   第四节 辨肿、痛、痒、脓、麻木
   第五节 辨溃疡形色
   第六节 辨经络部位
   第七节 辨善恶顺逆
五、外科治法
   简介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一章 疮疡
   简介
   第一节 疖
   第二节 疔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发
   第五节 有头疽
   第六节 无头疽
   第七节 流注
   第八节 发颐
   第九节 丹毒
   第十节 走黄与内陷
   第十一节 瘰疬
   第十二节 流痰
第二章 乳房疾病
   简介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发
   第三节 乳痨
   第四节 乳核
   第五节 乳癖
   第六节 乳疬
   第七节 乳漏
   第八节 乳衄
第三章 瘿
   简介
   第一节 气瘿
   第二节 肉瘿
   第三节 瘿痈
   第四节 石瘿
第四章 瘤
   简介
   第一节 气瘤
   第二节 血瘤
   第三节 筋瘤
   第四节 肉瘤
   第五节 脂瘤
   第六节 骨瘤
第五章 岩
   简介
   第一节 舌菌
   第二节 茧唇
   第三节 失荣
   第四节 乳岩
   第五节 肾岩
第六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简介
   第一节 热疮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黄水疮
   第五节 癣
   第六节 麻风
   第七节 疥疮
   第八节 虫咬皮炎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
   第十节 湿疮
   第十一节 天疱疮
   第十二节 药毒
   第十三节 瘾疹
   第十四节 牛皮癣
   第十五节 风瘙痒
   第十六节 风热疮
   第十七节 白疙
   第十八节 面游风
   第十九节 粉刺
   第二十节 酒渣鼻
   第二十一节 油风
   第二十二节 猫眼疮
   第二十三节 瓜藤缠
   第二十四节 红蝴蝶疮
   第二十五节 淋病(附: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二十六节 梅毒
   第二十七节 尖锐湿疣
第七章 肛门直肠疾病
   简介
   第一节 痔
   第二节 肛隐窝炎
   第三节 肛痈
   第四节 肛漏
   第五节 肛裂
   第六节 脱肛
   第七节 息肉痔
   第八节 锁肛痔
第八章 男性前阴病
   简介
   第一节 子痈
   第二节 囊痈
   第三节 子痰
   第四节 水疝
   第五节 精浊
   第六节 精癃
第九章 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
   第一节 冻疮
   第二节 水火烫伤
   第三节 毒蛇咬伤
   第四节 臁疮
   第五节 青蛇毒
   第六节 股肿
   第七节 脱疽
   第八节 破伤风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