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伤寒论浅注补正
卷一上   辨太阳病脉证篇
清 · 唐宗海
下载:伤寒论浅注补正.txt
本书全文检索:
       【补曰】太阳者,天之巨阳也,弥纶万物,只此阳气而已矣。然其气虽充塞于太虚,而实发于地下之水中,大地惟水最多,因其水多,是以化气极多,而能充塞万物也。西洋化学知气生于水,于是以火煎水,而取气以运轮机,是即气生于水之一验也。但西法必用火煎水,出于人功,而天气之发于水中者,则不用火煎,只以日气下交,日昼行天则光交于水,日夜行地下,则光透入水,是以水被熏蒸而化为气,腾出地上则为天阳之气,与西法之以火煎水取气无异,知此则知天阳之气发于地下水中也。人身应之而有太阳膀胱寒水之府,以司人周身之水,称为寒水,以水之本性原寒,而又名为太阳经者,以水中化气上行外达,则又为卫外之巨阳,故称太阳经焉。此气不自化,实借心火下交于水,乃蒸而为气。人之有心,如天之有日,天日下交,而大地之水皆化气上腾;心火下交,而膀胱之水亦化气上达。心火之所以能下交者,则以小肠为心之府,导心火下交于膀胱也。近说膀胱有上口无下口,非也。《内经》明言下焦当膀胱上口,近人不知三焦实有其物。焦,古作膲,即人身之油膜,西医名为连网,乃行水之路道。《内经》所谓“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