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既无,须知求嗣,故以次之)
有夫妇,必有父子。婚姻之后,必求嗣续。故古人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者。言嗣续之至重也。凡欲求子,当先察夫妇有无劳伤痼疾,而依方调治,使内外和平,则有子矣。
愚按:丹溪先生云:人之育胎者,阳精之施也。阴血能摄之,精成其子,血成其胞,胎孕乃成。今妇人无子者,率由血少不足以摄精也。血之少也,因非一端,然欲得子者。必须补其精血,使无亏欠,乃可以成胎孕。若泛用秦桂丸之剂,熏戕脏腑,血气沸腾,祸不旋踵矣。窃谓妇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伤冲任,或宿疾淹留,传遗脏腑,或子宫虚冷,或气旺血衰,或血中伏热。又有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审此,更当察其男子之形气虚实何如。有肾虚精弱,不能融育成胎者。有禀赋微弱,气血虚损者。有嗜欲无度,阴精衰惫者。各当求其源而治之。至于大要,则当审男女之尺脉。若左尺微细,或虚大无力者,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