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金匮方论衍义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元 · 赵以德
下载:金匮方论衍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性走下,而高原之水流入于川,川入于海,塞其川则洪水泛溢。而人之饮水亦若是。《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所饮之水,或因脾土壅塞而不行,或因肺气涩滞而不通,以致流溢,随处停积。水走肠间者,大肠属金,主气;小肠属火。水与火气相搏,气火皆动,故水入不得,流走肠间,沥沥有声,是名痰饮。然肠胃与肌肤为合,素受水谷之气,长养而肥盛,今为水所病,故肌肉消瘦也。水入胁下者,属足少阳经,少阳经脉从缺盆下胸中,循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条方一首脉证二条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论一首脉证十二条方十一首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论一首证三条方十二首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方六条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论一首脉证九条方九首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论三首脉证四条方十五首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论二首方三首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论一首脉证十条方十三首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论二首脉证十七条方二首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方六首
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论七首脉证五条方八首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并治第十六
   脉证十二条方五首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五首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论一首脉证一条方五首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证三条方九首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论一首脉证六条方八首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