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起阶段,由于这个时候正气开始抵抗,正邪斗争还只限于体表部位,故称为“表证”。
太阳病可分为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两大类。由于证候表现不同,太阳经证又包括中风和伤寒两类;太阳腑证又包括蓄水和蓄血两类。除太阳的经腑证之外,还有邪热蕴郁胸膈不得伸发的虚烦证,热与痰或水互结的结胸证;若中焦寒热阻塞,升降失调,还可出现心下痞证;太阳病治不得法,也就是误治,还会发生种种变证;另外,还有一些类似太阳病的证候,作为太阳病类证应与太阳病鉴别比较。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若少阴阳气不足而感外邪,还可形成太阳与少阴同时俱病的“两感”证。
太阳病的治疗:经证属表,当用汗法;因感受风寒邪气,故宜以辛温解表之法。腑证蓄水,用通阳行水法;蓄血,用破血逐瘀法。若属太阳与少阴的“两感”证,当温经解表并用。至于其他诸证,或用温法,或用清法,或用补法,或用泻法,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