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属胆与三焦,与手足厥阴相为表里。少阳虽亦属三阳之一,但其抗邪能力不如太阳、阳明。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太阳经行于背,阳明经行于腹,少阳经脉行于身侧,居于太阳、阳明两经之间,外则从太阳之开,内则从阳明之合,从而起到枢机的作用,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少阳为枢。”
少阳病可从他经传来,也可由本经起病。由于邪气结在胁下少阳胆经部位,正邪斗争于表里之间,故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证候。
太阳病邪在表宜汗,阳明病邪在里宜下,少阳病邪在表里之间,故汗下皆在所禁忌,当以小柴胡汤和解为正治之法。至于少阳的各种兼夹证,则另有相应的权变治法。
(一)少阳病辨证纲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