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中医学里特有的名词,既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又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不论因痰致病,或是因病生痰,皆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故前人有“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痰”古同“淡”,从水,受火炎灼作痰,故痰因水湿停留而成,其清稀者为饮,稠浊者成痰。
广义的痰包括可见(有形)和不可见(无形)的痰,有形之痰指从口中咯出的痰液,亦包括瘰疬、痰核,而停留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影响生化,阻塞气机,变生百病,则为无形之痰。
痰饮病证,遍及全身。痰浊犯肺,阻塞气道,肺气不宣,则现咳喘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则见胸闷心悸,甚至痰迷心窍,神昏痴呆,或发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阻经脉,气血不畅,可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有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痰浊上犯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见头痛眩晕,甚则昏厥跌仆;痰气凝结咽喉,则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