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证贵灸的理论依据热证可灸与禁灸,自金元以至近代,争论已有千余年,但始终以禁灸占上风。中医的学说思想既总是以经典和古人的见解为典范,则热证是否禁灸也应以经典为依据。通观《内经》全书,并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在《素问·骨空论》中还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当然并不能单单根据这一点就可以认为这是热病可以用灸的惟一依据,还应从根本上即从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中找到证明,才能有充分理由与事实根据。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列举的正、反、逆、从的治疗原则,早就指出以热治热,以寒治寒,是中医临床的大法。所谓“正治”,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乃是正常与常规的治法。“反治”是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相对于正治而说的。“逆”是针锋相对之意,故以热治寒,以寒治热的正治法,也叫“逆治”。“从”是顺从与随从之意,故以热治热,以寒治寒的反治法,也叫“从治”。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