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名老中医周楣声经验集
学术精华   六、针砭异源 持之有据
现代 · 周楣声
下载:名老中医周楣声经验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物体之细长坚挺者曰针,石之锋利可出血者曰砭,两者同在中医治疗学的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但针与砭的关系,在目前许多针灸文献与教科书中,均已公认为砭是针的前身,即先有砭而后才发展成为针,并以出土之石质针状物(石、石针)作为凭证。这已是深入人心,不可更动。周氏灼见真知,引经据典,指出砭与针是各有渊源,不能混淆。特列举其见地如下,以正视听。
       (一)从字形的衍变与取义说明砭与针的各自渊源1.针的字形衍变与起源:针是的俗字,而又是从箴衍进而来的,箴从竹从咸,《易·杂卦》:“咸,速也。”《说文》:“箴,缀衣箴也。”人类的活动必然是先与竹木打交道开始的,竹木之筋坚韧,人与物被刺则入之甚速,故可用以连缀,在发现其能缀物与伤人的同时也有消除病痛的另一作用。所以谏诫之言,至今仍称为“箴言”。可以想见,必然是先有竹木之箴,在冶金术发明以后,才进步为金属之,再由简化为针。故用针治病,必然是先由竹木伤人而产生的。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