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过程的总概括即“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特色和优势之一。辨证是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情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及检查诊断的推理过程,为更好地选择最佳治疗手段作准备,最根本的是获得临床实效。论治包括“上工治未病”,即防止健康机体罹患疾病及使疾病向健康转化的养生、防病、疗疾决策的过程。路氏在50余年临床工作中,十分讲究科学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辨证精细,机圆法活,审病必求因,治病必求本。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随机转,药随证变,从不按图索骥而执古人成方以治今病,遵古人法度而不墨守成规。取前贤之长,又能独抒己见,从而达到帮助实现人的整体环境和谐稳定状态的目的,常使一些疑难重病有振起之望,得以痊愈。
(一)辨病辨证一体观从《内经》的十三方及仲景《伤寒杂病论》看,古代医家是以辨病为主的。由病因、病位、主症、特征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数个方面综合概括而成的中医病名,是反映疾病全过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