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尚论篇
卷三   坏病
清 · 喻嘉言
下载:尚论篇.txt
本书全文检索:
       坏病者,已汗、已吐、已下、已温针,病犹不解,治法多端,无一定可拟,故名之为坏病也。坏病与过经不解大异:过经不解者,连三阴经俱已传过,故其治但在表里,差多差少,宜先宜后之间;若坏病则在三阳,未入于阴,故其治但在阳经,其症有结胸、下利、眩冒、振惕、惊悸、谵妄、呕哕、躁烦之不同,其脉有弦促、细数、紧滑、沉微、涩弱、结代之不同,故必辨其脉证犯何逆,然后得以法而治其逆也。
       ①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文]
       相传伤寒过经日久,二三十日不痊者,谓之坏病,遂与过经不解之病无辨,此古今大误也。仲景止说病三日,即五六日亦未说到;且此条止说太阳病,连少阳亦未说到,故谓桂枝偏表之法不可用。观下条太阳转入少阳之坏证,有柴胡证罢四字,可见此为桂枝证罢,故不可复用也。设桂枝证仍在,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