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经宜温之证,悉列此篇。
①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原文]
脉沉为在里,证见少阴,不当复有外热,若发热者,乃是少阴之表邪,即当行表散之法者也。但三阴之表法与三阳迥异,三阴必以温经之药为表,而少阴尤为紧关,故麻黄与附子合用,俾外邪出而真阳不出,才是少阴表法之正也。
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原文]
得之一二日,即上条“始得之”之互文,口“中和者”,不渴不燥,全无里热;“其背恶寒”,则阳微阴盛之机,已露一斑,故灸之以火,助阳而消阴;主之以附子汤,温经而散寒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