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东垣试效方
卷七   大便结燥门
金 · 李杲
下载:东垣试效方.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大便结燥论
       《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又云:肾主大便,大便难者,取足少阴。夫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然结燥之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者。治法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结者散之。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泻之。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仲景云,小便利,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约丸润之。食伤太阴,腹满食不化,腹响然,不能大便者,以药泻之。大抵津液耗少而燥者,以辛润之;有物而结者,当下之。若不究其源,一概用巴豆、牵牛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有复下复结,极则以至引导于下而不能通者,遂成不救之证,可不慎哉?
       润肠丸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前言
   序一
   序二
卷一
   药象门
   饮食劳倦门
   烦躁发热门
卷二
   心下痞门
   中满腹胀门
   五积门
   心胃及腹中诸痛门
卷三
   呕吐哕门
   衄吐呕唾血门
   消渴门
   疮疡门
卷四
   妇人门
   小儿门
卷五
   头痛门
   眼门
   鼻门
卷六
   牙齿门
   腰痛门
卷七
   大便结燥门
   痔漏门
   泻痢肠澼门
卷八
   小便淋闭门
   阴痿阴汗及臊臭门
卷九
   杂方门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