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医学体用
卷上   三消症论治并方义
清 · 王香岩
下载:医学体用.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夫人之一身,水火二者而已,水火不得其平,经所以有亢则害,承乃制之说。若火盛太过,势必燔燎消烁,而三消之症作焉。至于三消之症皆缘燥火烁金,良由胃热亢盛,以及嗜欲太过,阴精亏耗之人而致此疾。以上消主肺,肺热化燥,渴饮无度,是为消渴。经所谓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也。中消主胃,胃热善肌,能食而瘦,是为消谷。经所谓痹,成为消中也。下消主肾,虚阳烁阴,引水自救,溺浊如膏,精髓枯竭,是为肾消。经所谓肾热病,苦渴,数饮而热也。其治上消,大都皆滋肺金之燥,方人参、白虎为主。治中消,清胃热之燔,宜宗甘露饮为法。此治上消、中消然也。若下消则《金匮》有饮水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一法,而阴亏太过,阳药不受者喻氏尚有服六味地黄汤至百帖之治。然则三消之症,水亏火旺有明征也。今将上消中消下消之症,分别言之,列其见症于下,赘其方论于后,而有可曲引旁证,以畅其说者,不得不发明其义焉。
       (上消)之病属于肺也。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本燥金,心复以热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