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治温阐要
治温阐要   增补烂喉丹痣治案
清 · 汝锡畴
下载:治温阐要.txt
本书全文检索:
       雍正癸丑年间,有烂喉瘀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咽喉肿痛,丹密肌公,宛如锦纹一团,火热内炽。医家不能深察,乃执《内经》诸痛属火,急进寒凉,不知火郁发之义,竞以犀、羚、石膏、芩、连、金汁等味,稍兼辛凉表散,以为双解之法。其体质强旺者,元气充足,或可敌邪致愈,其单弱者,为寒凉遏伏,即变音哑、喉腐、齿鼻流血、腹泻内陷等症。医者犹谓病重药轻,更以寒凉倍进,必致命归泉路而后已。要知此症头面红肿域赤,正痧毒外达之势,当此之时,需进表散开达之剂,使其痧从汗透,则其毒自然 不留。其毒既泄,咽喉自无不愈。直待痧回肿退,遍身作痒脱皮,方进凉血清解之剂,靡不应手速效。近见苏杭此症盛行,殒命者不少,予仰体上苍好生之德,敢将一得管见,布告四方,并非立异矜奇,唯冀医林高士鉴予微忱,勿加讪谤,则患者幸甚!余亦幸甚!
       论症
       凡形寒壮热,咽喉肿痛,头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