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名老中医周炳文经验集
医论医话   二、出血性肠炎类证论治
现代 · 周炳文
下载:名老中医周炳文经验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本病乃一急性坏死性肠道病,属于“肠风下血”和“协热下血”之中。以腹痛便血,发热,呕吐,胀满为特征,有外感内伤之异,多见于夏秋季节,小儿较易罹患。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出血量多,若治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则有肠痹腹臌,或血尽气脱之变,预后不良。其证起于内伤者,多由劳倦所伤,思虑过度致使脾虚失统;或由内生湿热,阴虚肠燥而络伤血溢。若起于外感者,多因风热湿毒并入肠道,胁迫而血下,或虫积感染,亦使肠伤出血;如因严重烧伤,气阴俱损,病势尤重,出血量多,每致因血尽而脱亡。
       现代医学对其原因尚未明确,大都归为特殊病原体引起;而中医文献记载较多,如何梦瑶说:“肠风者,或风邪外感,或肝风内生,风热相合侵犯经络,血脉被阻,血漏经络之外,渗入胃肠之中,从大肠出。”唐容川说:“肠外邪热内陷而下血为肠风下血,所以有肠风下血者,外则太阳风邪传入阳明,协热而下血;内伤厥阴风木,虚热生风,风气煽动亦血下。”从临床所见,外感亦多由内伤招致,以脾肾先伤者为多。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