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属中医“症瘕”、“石瘕”范畴,首见于《内经》,充实于历代。《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灵枢》曰:“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金匮要略》曰:“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之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等都对症瘕进行过分类归纳,并提出治法、处方。朱小南先生综合前人论述,鉴于古代文献关于“症瘕”的含义混淆不清,难以掌握,又详加辨析,并提出药治原则,即衡量各个人的体质,观察病症的深浅,诊断结块的固着与移动,然后定治疗的方针。认为乌药散、桃仁煎、穿山甲散、干漆散最为合理,外贴阿魏膏也效。朱氏幼承家学,博采众长,对子宫肌瘤的辨证用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一)首辨虚实子宫肌瘤属有形之实邪,是以胞中结块为主要体征,“实者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