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通称泻下法,是通过通便、下积、荡涤、逐水,以清除燥屎、积滞、实热及水饮等证的治法。本法在儿科有着广泛的适应证,应用得当,收效颇捷。江氏在儿科临床中,擅长运用下法治疗各种疾病,尤其善用下法治疗呼吸道疾病和时行疾病的毒热证,他认为凡见“上盛”征象者,可采取釜底抽薪取之下的方法,使邪从下却,较之扬汤去沸法更胜一筹。他指出,通腑泻下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目的,因此下法非专为攻燥屎而设,故不宜囿于“有燥屎方可下”的戒律。兹就江氏对暑痉(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等病证应用下法的经验简介于下:
(一)暑 痉暑痉首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为感受暑邪,化火动风所致,病属暑温范畴。其症状多发生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重症病例。临床见症持续高热,项有抵抗感或呈强直,同时伴有反复抽痉,或见两眼睑下垂,呼吸促,神志不清,舌苔多厚腻,色黄或糙灰,舌尖红绛或伴刺状,其病机为暑邪化火,火盛动风,风盛动痰,从而产生高热、昏迷、抽风,常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