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辨舌指南
绪言
近代 · 曹炳章
下载:辨舌指南.txt
本书全文检索:
       尝观近世科学家之学说,莫不先有理想,而后成实验。医学一道,何莫不然。如听病有筒,诊脉有表,探淋有管,度寒暑有针,食管、尿管、直肠各有探,耳目喉阴俱有镜。此外医家用器,不胜枚举,皆可补耳力、目力、药力所不及。较之我国之四诊法,可谓精而细,约而明。然亦只能辨其有形之实迹,不能察其无形之气化。若我中医望舌一端,用以察病,纤毫攸分,较之用器,尤为明著。陶保廉云:舌无隔膜,且为心苗,目视明澈,胜于手揣。林慎庵曰:观舌为外症要务,以其能别虚实死生也。《利济外乘》云:「欲知消化器之情形,可辨舌色如何,便知大略。」周雪樵云:「舌膜与消化部各器具连,故能显消化部之病,又与津液器循环器,亦有密切之关系。」《新灵枢》云:「舌与消化器有密切之关系,凡肠胃有病,必现于舌苔。」《舌鉴辨正》云:「舌居肺上,腠理与肠胃相连,腹中元气熏蒸蕴酿,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徐灵胎曰:「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之明征,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有病与否,昭然若揭。」柯为良云:「凡舌上面有刺,刺中有脑蕊,能主尝味,有苔可以察病。」刘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周序
绪言
卷一 第一编 辨舌总论
   第一章 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
   第二章 辨舌之味觉神经之机能
   第三章 辨舌审内脏经脉之气化
   第四章 辨舌察脏腑之病理
   第五章 辨舌明体质禀赋之鉴别
   第六章 辨舌质生苔之原理
   第七章 辨舌苔有根无根之鉴别
   第八章 辨舌苔察时温与伏热
卷二 第二编 观舌总纲
   第九章 观舌之心法
   第十章 辨舌之形容
   第十一章 辨舌之质本
   第十二章 辨舌之神气
   第十三章 辨舌之津液
   第十四章 辨舌之苔垢
   第十五章 辨舌之颜色
卷三 第三编 辨舌证治
   第十六章 仲景察舌辨证法
   第十七章 胡玉海察舌辨证法
   第十八章 吴坤安察舌辨证歌
   第十九章 察舌辨证之鉴别
   第二十章 舌病证治之鉴别
   第二十一章 辨舌病之治疗法
卷四 第四编 辨舌各论
   第二十二章 白苔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三章 黄苔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四章 黑苔类诊断鉴别法
卷五
   第二十五章 灰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六章 红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七章 紫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八章 霉酱色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九章 蓝色舌类诊断鉴别法
卷六 第五编 杂论方案
   第三十章 辨舌杂论补遗
   第三十一章 察舌辨证之医案
   第三十二章 辨舌证治要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