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辨舌指南
卷一 第一编 辨舌总论   第三章 辨舌审内脏经脉之气化
近代 · 曹炳章
下载:辨舌指南.txt
本书全文检索:
       《彻剩八篇》云:男子生鼻之后,目即生焉,目应肝胆;女子生鼻之后,舌即生焉,舌应心肠。目现于体外,阳之用也;舌隐于体内,阴之用也。盖舌为心官,主尝五味,以布五脏。故心之本脉繫于舌根,脾之络脉繫于舌旁,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肾之津液,出于舌端,分布五脏。又云:舌为心之外应,其本达于气管,有窍曰玄膺,为肾之上津。上通七窍,乃真气出入之关。知之者生,不知者死。《蠡海集》云:心之窍通于舌。舌虽心窍,而津液生之,则由心肾交媾,水火既济、阴阳升降之理也。李时珍曰: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于舌下为神水,肾液流于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是以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颜色不藁。若久唾,则损精气,易成肺痨,皮肤枯涸。故曰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人若有病,则心肾不交,肾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也。大抵无论内伤外感,无不显现于舌,因舌与内脏经脉均有联繫。故辨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兹篇就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周序
绪言
卷一 第一编 辨舌总论
   第一章 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
   第二章 辨舌之味觉神经之机能
   第三章 辨舌审内脏经脉之气化
   第四章 辨舌察脏腑之病理
   第五章 辨舌明体质禀赋之鉴别
   第六章 辨舌质生苔之原理
   第七章 辨舌苔有根无根之鉴别
   第八章 辨舌苔察时温与伏热
卷二 第二编 观舌总纲
   第九章 观舌之心法
   第十章 辨舌之形容
   第十一章 辨舌之质本
   第十二章 辨舌之神气
   第十三章 辨舌之津液
   第十四章 辨舌之苔垢
   第十五章 辨舌之颜色
卷三 第三编 辨舌证治
   第十六章 仲景察舌辨证法
   第十七章 胡玉海察舌辨证法
   第十八章 吴坤安察舌辨证歌
   第十九章 察舌辨证之鉴别
   第二十章 舌病证治之鉴别
   第二十一章 辨舌病之治疗法
卷四 第四编 辨舌各论
   第二十二章 白苔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三章 黄苔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四章 黑苔类诊断鉴别法
卷五
   第二十五章 灰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六章 红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七章 紫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八章 霉酱色舌类诊断鉴别法
   第二十九章 蓝色舌类诊断鉴别法
卷六 第五编 杂论方案
   第三十章 辨舌杂论补遗
   第三十一章 察舌辨证之医案
   第三十二章 辨舌证治要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