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名老中医朱文锋经验集
临证特色   二、重视辨别病势,注意因势制宜
现代 · 朱文锋
下载:名老中医朱文锋经验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朱氏通过长期对疾病病理的研究,于1982年在其《略论病势》一文中,首先正式提出了“辨病势”的概念。他认为疾病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邪正相争的运动、变化之中,因此,临床诊断时,除了要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以外,还应注意审察病势。
       (一)辨病势的意义与内容中医学历来重视病势的辨别。早在《内经》中就强调要知病情的标本缓急,掌握病变的传变规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说明疾病的传变是有一定的趋势的。《神农本草经·序录》中更明确提出“病势已过,病将难全”,说明诊断和治疗,都应把握疾病的趋势。《难经》的作者,不仅在五十三难中提出了五脏之间“次传”、“间脏”的传变观点,并且在七十七难中提出了“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的著名论断。“势”有趋势、情势、形势、气势之义。朱氏指出,所谓“病势”是指病情的轻重缓急与病证演变发展的动态趋势。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