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金匮要略注
卷之二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第十一
清 · 张志聪
下载:金匮要略注.txt
本书全文检索: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此论五脏为风寒所中,非病三阴三阳之六气,亦非皮肤肌络之形层,盖缘俞气化薄,而邪直中于脏也。夫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感则害人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是以后列真脏之死脉也。夫饮入于胃,上输于脾,通调于肺,肺伤而不能通调水液,故口燥也。大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以司呼吸,肺气伤而呼吸不利,故喘也。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者也,荣卫阴阳不行,故身运而重,血虚则冒,气虚则肿胀也。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历风,或为偏枯,或内至五脏六腑。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此乃五脏风寒,非寒热偏枯之中风也。(眉批: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即为脏腑之风。干脏必死,故皆不立方。)
       肺中寒,唾浊涕。
       肺气通于鼻,肺受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