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金匮要略注
卷之四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
清 · 张志聪
下载:金匮要略注.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此水邪逆于肝而成痈脓。因脓而致呕,故不可治呕,脓尽,则饮消而呕自止矣。按:本经“水气篇”曰:黄汗,其脉沉迟,久不愈,必致痈脓。经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盖肝者,水之子也,肾藏之水转移于肝,肝藏血,寒入,则阳气不通,气滞血聚而为痈脓。是以此章列于《伤寒论•厥阴篇》中,而下文亦接论水证也。按:奔豚证有吐脓,即此证也。盖水邪上逆,则为奔豚;横逆于肝,则为痈脓矣。(眉批:黄汗之病因在肝肾。)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此论呕证之病在支络也。夫饮入于胃,上输于脾肺,四布于五经。先呕却渴者,盖因饮而呕,因呕而竭其经络之津液,故先呕而却渴也。设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