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秋燥论
前言   序
下载:秋燥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医之为道,大矣!自医学不昌,泥古者,崇拜古人,不知通变;好奇者,尊奉西学,罔识本原。两有所偏,遂使我中华数千年神圣相传之绝学一旦废坠,良可悲也。矫其弊者,著书立说,动辄数万言,亦知因时、因地、因人立方施治,而究不免拉杂成篇,未能阐发直理,多有遗漏,吾甚病之。古人之书,义理精深,识见远大,诚无可议。但古之人一时代,今之人又一时代也,时代不同,治法必因之而异。即如《内经》病机十九条,详言病源,独未言燥,致后人有燥不为病之说,是岂古人之过哉,抑后学不善体会之故耳?吾友李君迺羹,字调之,天资卓荤人也。曾肄业河南医学堂,卒业后历充陆军军医长、副军医官之差,于古名家方书,无所不读,固不徒涉猎也,实有心得。其在陆军就职多年,活人无算,经验既广,识力愈增。当谓六气之病人,燥居其一,前人未有专书,间于散篇中得其一二,思有以集其大成,因不惮心力,搜采诸家议论之精者,贯串成编,持以示林。披读数过,见其词旨座达,理解明通,因请付诸梨枣,为同胞卫生之助。李君曰:此抄袭事也,何足公诸世林?曰:君乃谦乎?何吝也。李君始允登诸医学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前言
   凡例
   
秋燥论
   燥气统论
   燥气主令
   病因
   证候
   
   
   内伤
   杂病
   
   治法
   诊候
   用药宜忌
   医案
   古方
   今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