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秋燥论
秋燥论   燥气主令
下载:秋燥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内经》曰: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四时为秋。喻嘉言以燥令行于秋分之后。费伯雄非之曰:既谓燥气行于秋分之后,而秋分以前四十五日,全不关于秋燥矣。故有初秋尚热,则燥为热;深秋而凉,则燥为凉之说。雷少逸遵喻氏立议按:六气循环之理,谓大寒至惊蛰,主气风木;春分至立夏,主气君火;小满至小暑,主气相火;大暑至白露,主气湿土;秋分至立冬,主气燥金;小'至小寒,主气寒水。由是而推,则燥金之令,在于秋分以至立冬。若秋分以前四十五日,犹是湿土主气。愚按:《内经》曰:时有至而未至,有未至而至,有至而太过,有至而不及。夫六气主气之令,其常也;有至未至者,变也。知常知变,方可与言医。况燥多兼风化、热化,未可拘一定之节气以求之者也。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前言
   凡例
   
秋燥论
   燥气统论
   燥气主令
   病因
   证候
   
   
   内伤
   杂病
   
   治法
   诊候
   用药宜忌
   医案
   古方
   今方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