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所谓心痛,皆胃脘痛也。若正心痛,必手足冷至节,爪甲皆青,朝发夕死,不治之症也。胃脘痛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宜详察而治之。大抵可按者为虚,不可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痈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者多虚,痛剧而坚者为实。大抵实者宜攻,虚者宜补。然或宜攻中兼补,或宜补中兼攻,又不可拘执。
朱丹溪曰:治心痛当分久暂,初起或因寒、因食,宜温散。久则郁而成热,若专用温剂,或反助痛。古方多用炒栀子为君,以热药为之嚮导,则邪易伏。凡因寒、因食而痛者,虽日久不食不死,若痛止而食稍骤,即能复发,故必须以渐而进。
张景岳曰:凡痛在上焦者,或因停滞不易行散,而痛极难忍,欲其速效,莫如吐之为妙。用萝卜子捣粉,以温汤和搅,徐徐饮之,少顷即当吐出。即有吐不尽者,亦必从下行矣。一法用盐少许,炒至红色乃入以水,至将滚未滚时饮之,自能发吐。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