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教材
《方剂学》七版
第十八章 驱虫剂   内容
下载:《方剂学》七版.txt
本书全文检索:
       凡以安蛔、驱虫药物为主组成,用于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人体消化道的寄生虫病种类很多,本章主要讨论蛔虫病的治法与代表方剂。其成因多由饮食不洁,虫卵随饮食入口而引起。多见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睡中龄齿,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证。如迁延失治,日久则形体消瘦、不思饮食、精神萎靡、目暗视弱、毛发槁枯、肚腹胀大、青筋暴露,成为疳积之证;如耳鼻作痒、嗜食异物、下嘴唇内侧有红白疹点、白睛上有青灰色斑块,亦是蛔虫的见证;若蛔虫钻人胆道,又会出现呕吐蛔虫、右上腹钻顶样疼痛、阵发阵止、手足厥冷等蛔厥症状。
       驱虫剂宜在空腹时服用,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并应忌食油腻香甜之物。有时还需要适当配伍泻下药物,以助虫体排出。但有的驱虫药(如槟榔、使君子等)本身就有缓下作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三节 常用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简介
   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
第五章 剂型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第一章 解表剂
   简介
   第一节 辛温解表
   第二节  辛凉解表
   第三节 扶正解表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泻下剂
   简介
   第一节 寒下
   第二节 温下
   第三节  润下
   第四节  逐水
   第五节  攻补兼施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和解剂
   简介
   第一节  和解少阳
   第二节  调和肝脾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清热剂
   简介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第二节 清营凉血
   第三节  清热解毒
   第四节  清脏腑热
   第五节  清虚热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祛暑剂
   内容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温里剂
   简介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第二节 回阳救逆
   第三节  温经散寒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补益剂
   简介
   第一节    补气
   第二节  补血
   第三节  气血双补
   第四节  补阴
   第五节  补阳
   第六节  阴阳双补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固涩剂
   简介
   第一节  固表止汗
   第二节 敛肺止咳
   第三节  涩肠固脱
   第四节 涩精止遗
   第五节 固崩止带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安神剂
   简介
   第一节 重镇安神
   第二节 滋养安神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开窍剂
   简介
   第一节 凉开
   第二节 温开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简介
   第一节 行气
   第二节 降气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简介
   第一节 活血祛瘀
   第二节 止血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简介
   第一节 疏散外风
   第二节 平熄内风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四章 治燥剂
   简介
   第一节  轻宣外燥
   第二节  滋阴润燥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简介
   第一节  燥湿和胃
   第二节  清热祛湿
   第三节  利水渗湿
   第四节  温化寒湿
   第五节  祛风胜湿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六章 祛痰剂
   简介
   第一节 燥湿化痰
   第二节 清热化痰
   第三节  润燥化痰
   第四节 温化寒痰
   第五节 化痰熄风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七章 消食剂
   简介
   第一节  消食化滞
   第二节  健脾消食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八章 驱虫剂
   内容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九章 涌吐剂
   内容
   小结
   复习思考题
方歌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