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内经诠释
内经诠释   决死生篇
清 · 徐灵胎
下载:内经诠释.txt
本书全文检索: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肥人多湿,瘦人多火。以调其气之虚实。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实则泻之,泻其实,则邪可去而正自安。虚则补之。补其虚,则正可回而邪自却。
       形盛脉细,形与脉不能相得。少气不足以息者,危;气少不能接续则病危。形瘦脉大,脉与形体逢相失。胸中多气者,死。气多,则阳逆而亢,故死。形气相得者,生;形与气相保则生。参伍不调者,病。参差不调匀则病。
       察九候独小者,病,小为不足。独大者,病:大为有余。独疾者,病;疾为阳盛。独迟者,病;迟为阳虚。独热者,病;热为阳邪。独寒者,病;寒为阴邪。独陷下者,病。陷下为虚浮之邪。
       必先知经脉,经常无病之脉。然后知病脉。脏腑受病之脉。形肉已脱,大肉已去。九候虽调,犹死;肉脱则气不独存。七诊虽见,大、小、疾、迟、热、寒、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