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未收集到录音资料,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人之有身,不离气血;人之应物,不离形志。形者,血气之充于外者也;志者,血气之存乎内者也。惟气血有多少之不同,形志有苦乐之各异,及其病变,必当据其经脉气血之有余、不足而分别为补泻之刺。全篇可分作四节。
第一节 气血虚实调治
【原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