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未收集到录音资料,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各有生、长、收、藏不同之用,人体能调理而顺应之,则五脏之神志得安,诸疾不作,故提出“四气调神”的论点。春气养生,夏气养长,秋气养收,冬气养藏,此之谓“调”之主要内容。得“调”则神治,失“调”则病乱,是此篇的中心议题所在,中医“治未病,防病于未然”的学术思想由此而来。全篇可分作三节。
第一节 四气调神的意义方法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髪)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