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讲解内容据录音资料整理,《黄帝内经章句索引》作参考)
篇解: 所谓“经”是指十二经脉,人体的五脏六腑、三百六十五节、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通过“经”来联系的,全赖大小经脉贯注于其间,故论中提出了“守经隧”的理念,以保证气血从体表皮肤到体内脏腑之间往来不断。也正因为人体有“经脉”这样一个通路系统,所以当发生病变时也能传导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可以从表而入达脏腑,引发五脏六腑的病变。无论从生理方面理解,还是从病理方面理解,“经脉”在人体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组织系统。从生理方面讲,要保持人体经脉的通畅,使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病理方面讲,可以通过调理经脉,使其畅通无阻,改变病变状态;病变虽多,不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诸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表者勿内、里者勿外等诸法的运用,亦唯有赖经络以彰其效,这就是“调经论”的意义所在。全篇可分作七章。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