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任应秋
下载: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txt
本书全文检索:
       (此篇讲解内容据录音资料整理,《黄帝内经章句索引》作参考)
       篇解: 所谓“经”是指十二经脉,人体的五脏六腑、三百六十五节、三百六十五穴,都是通过“经”来联系的,全赖大小经脉贯注于其间,故论中提出了“守经隧”的理念,以保证气血从体表皮肤到体内脏腑之间往来不断。也正因为人体有“经脉”这样一个通路系统,所以当发生病变时也能传导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可以从表而入达脏腑,引发五脏六腑的病变。无论从生理方面理解,还是从病理方面理解,“经脉”在人体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组织系统。从生理方面讲,要保持人体经脉的通畅,使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病理方面讲,可以通过调理经脉,使其畅通无阻,改变病变状态;病变虽多,不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诸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表者勿内、里者勿外等诸法的运用,亦唯有赖经络以彰其效,这就是“调经论”的意义所在。全篇可分作七章。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前 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