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温热类编
卷四湿病   阴黄
清 · 凌德
下载:温热类编.txt
本书全文检索:
       病本热而变为阴,非阴证能发黄也。韩祇和云:病人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热邪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如两手脉沉细迟,身体逆冷,皮肤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胎,烦躁,欲坐卧泥水中,遍身发黄,小便赤少,皆阴候也。
       茵陈橘皮汤韩氏 治身黄,脉沉细数,热而手足寒,喘呕烦躁不渴者。
       茵陈 橘红 生姜各一两 半夏 茯苓各五钱 白术二钱五分
       水一升,煮取二升,分作四服。
       小茵陈汤韩氏 治发黄,脉沉细,四肢及遍身冷。
       附子一枚,炮,作八片 炙甘草一两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前言
   温热类编删订序
   《温热类编》小引
   自序
   凌氏《温热类编》之绪论
卷一温病
   温病通论
   春温
   风温
   温疟
   温毒癍疹
卷二热病
   热病通论
   热证
   热厥
   热风
   小儿惊疳
   热病解后
卷三暑病
   暑病通论
   中暑
   霍乱
   臭毒
卷四湿病
   湿病通论
   湿温
   湿热
   湿泻
   黄疸
   谷疸
   酒疸
   女劳疸
   阴黄
   虚黄
   表邪发黄
   急黄
卷五诊断
   察舌法
   察舌辨证歌
   察目法
卷六附翼
   温热论治
   温热病大意
   风温证条例
   湿温证条例
   类伤寒辨
温热类编后跋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