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学古诊则

明 · 卢之颐
下载:学古诊则.txt
本书全文检索:
       医家以望闻问切为四要。夫闻与问按式而行之,如以灯取影,罔有不合,无难也。若望色一端,所恃者目力之精巧,辨之于隐微之间,用之稍难矣。至于切脉,凭之于指,会之以心,古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乃难乎其难者也。晋唐以后,脉学之书日增矣,各抒所见,互有短长,伪诀流传,更相淆惑,学人于此不能无多歧亡羊之患。卢子繇先生独采《内经》之微言,参以越人、仲景之说,荟萃成书,分为四帙,名之曰《学古诊则》。明当从古先圣哲之言以为则,而无事劳心于后人之纷挐云耳。先是子繇遵父遗命,著《本草乘雅》,年二十八耳。越十八年,而《乘雅》乃成,于是注《伤寒》。越五年而《伤寒金錍》亦成,于是注《金匮》。自言参核《本草》毕而右目眇,疏钞《金錍》终而左目又眩,大抵由心劳血耗所致,至五十六,两目遂蒙。于时论疏《金匮》甫及其半,不能复亲书卷,时从冥目晏坐中摩索其义,有所得,口授子壻陈曾篁录出之,遂以《摩索》名其书。年届六十,始获成编,此皆其书中自叙有岁月可考者也。《诊则》不知起手何时,小叙中并不纪岁月,大抵先已具稿草创,至《摩索》告成,始着意剪裁,未及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第一卷
   简介
   一、言脉生原始
   二、言诊则十法
   三、言指法密因
   四、言法取寸口行度并详营卫生会脉度之原
   五、言分尺寸及关为阴阳所治
   六、言覆溢关格阴阳相乘之脉
   七、言按脉有轻重
第二卷
   八、详言三部九候之法错引《内经》《难经》异同博约之说
   九、辨越人脉有损至之说
   十、言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之脉
   十—、言六十首王时之脉
   十二、言内外之绝《难经》与《灵枢》有气脉之殊
   十三、言脉分六部
   十四、言一脉变为四时
   十五、言脉有寸口
第三卷之上
   十六、引《金匮要略》论寸口三部象证
   十七、言尺寸之脉男女有恒而相反之变
   十八、言脉有伏匿之变
   十九、运气分南政北政而脉之尺寸有不应之变
   二十、言寸口脉平而死之变
   二十一、人迎气口分别阴阳内外,以定脏腑虚实补泻治法
   二十二、言十二经脉运行身中终而复始之径道
第三卷之下
   简介
   二十三、详言十二经脉之病形证状
   二十四、详言十五络脉之病形证状
   二十五、详言十二经正别六合之分配
   二十六、详言十二经筋之病形证状
   二十七、申言脉行之度明其当然与所以然之故
第四卷之上
   二十八、详明六阴六阳之根结为开阖枢之机彀
   二十九、详言左右十二偶经经穴
第四卷之下
   三十、详言身中前后督任二脉奇经经穴
   三十一、详引庄季裕别传之膏肓穴法
   三十二、言五脏六胸各有腧穴以及腹背经穴各分行次并禁刺之穴
   三十三、详九针形式之用
   三十四、申言十二经络终始当合之五运天干太过不及
   三十五则、申言十二经脉资始资生及诸脉显微之异
   三十六、详言奇经八脉起止郄会及为病形证
   三十七、申言三络脉为阴阳诸络之统摄
   三十八、详言会归三焦天真水谷胃气本原为营为卫
   三十九、合参《难经》、《金匮》所言肝肺虚实
   四十、推言《内经》所载诸法虽与脉无涉亦当参究以穿医道之原而明其化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