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履霜集
卷一   后天脾胃论
清 · 臧达德
下载:履霜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后天根本,脾胃是也。人之有脾胃,犹其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古圣著脉,谓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矣。东垣《脾胃论》,亦有胃中元气胜,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能食肥。脾胃俱虚,不能食而瘦。能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也。每见世俗,一遇脾胃虚滞,便投山楂、麦芽、香砂、枳、朴之类,甚而用黄连、山栀,以为脾胃良方,不知此皆实则泻子之法。因脾胃有积聚,有实火,元气未衰,邪气方张者宜之。若虚而伐之,则愈虚。虚而寒之,遏其生化之源,则脾胃愈伤。脾胃伤则元气必耗,阴火上冲,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脾胃之气下陷,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无阳以护其荣卫,乃生寒热。经曰:痨者温之,损者补之。又曰:甘温能除大热。故补中益气,正取其温养之义也。
       经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谷之海也。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胃既病则脾无所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