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履霜集
卷一   虚痨消渴论
清 · 臧达德
下载:履霜集.txt
本书全文检索:
       经曰:二阳结为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液,消则目黄口干,乃津液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易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结而不润,燥热而渴,皆真水消耗所致,宜分三消而治之。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小便如常,治宜以肺胃为急,麦冬、花粉、生甘草、生地、干葛、人参之类。然必由心有事,以致虚火上攻,宜茯神安心,竹叶清火。能食而渴为实热,人参石膏汤,不能食而渴为虚热,白术散。中消者胃也。善食易饥,自汗大便硬,小便数黄赤,治宜甘辛降火,地连丸或猪肚丸。下消者肾也。人之有肾,犹木之有根,因色欲过度,肾水虚衰,足膝痿弱,面黑形瘦,耳焦小便频数,稠浊如膏,较诸病为重,治宜壮水之主,则渴饮不思,六味丸。若元阳衰败,宜兼益火之原,八味丸或加减八味丸,盖无阳无以生阴也。
       《医贯》曰: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总是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于肺则为上消,游于胃则为中消,先治肾为急,其间摄养失宜,水火偏胜,惟六味八味,加减八味丸,逐症而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