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古籍
纂要经验录
第十二篇 经验录自叙
清 · 廖诚庵
下载:纂要经验录.txt
本书全文检索:
       盖闻医道之传,由来久矣。自神农尝百草,而论寒热、温平之药性。黄帝著《内经》,发明阴阳、表里之病源。扁鹊饮上池之水,洞见脏腑膏肓之病。华佗服刀圭 之方,即有刮骨疗疾之能。继而苏耽泉香橘井 ,董奉虎守杏林 。由此观之,非医不能活人济世,非药不能起死回生。余以斯道之大,何得亲得闻乎?有救人之心,而无救人之力。遍访明贤,尝存济人利物之念,得遇吾师,问曰:尔学医道耶?夫医不明阴阳之道者,真庸辈也。( 按: 此诚为真言耳!《内经》有曰:生之本,本于阴阳。明医道者,岂非止在阴阳耳?!只是医术易学,医道难明啊!)予即恳求道要,望师怜而教之。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金一石之谓丹,丹道既成,谁谓医道不通仙耶?复谓曰:诸书开卷有益,务择其要言,熟读深思,自然应用无穷矣。余观仲景先师,得杨励公之传,深明《内经》之旨,注《玉函金匮》《伤寒》六经之书,诚为千古不易之法,乃为立方之祖,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分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标本,( 按: 伤寒之法用于内伤杂病,其前提就是如今所倡议之“八纲辨证”,而伤寒虽未及“八纲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