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滞导致的病证临床上颇为多见。肝为刚脏,其气易动,除肝本身的病变外,还常常影响及其他脏腑的功能。因此,能诊治肝气郁滞,可以提高对五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徐氏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疏肝理气的经验,认为这一治法确实是行之有效而又具中医特色的治则。现将徐氏的理论观点和经验总结如下。
肝是五脏之一,与胆互为表里,藏血而疏泄五脏的气血正常运行。徐氏认为,“疏泄”即是疏通畅达发泄之意,所谓“本性条达”,就是指肝胆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亦即疏泄。一旦肝气郁滞不通,疏泄失常,不仅肝(胆)产生病变,还可能影响别的脏腑而引起多种疾病,涉及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精神和内分泌等系统的疾患。究其缘由,必须先知其病机特点及其演化过程。
1.肝脏:如情志不畅,郁而不伸,意欲不遂,这些病因经常起作用或较强烈,即可引起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升降不利,由气郁而直接导致气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